这几天,深圳华强北出现了一群“抢单少年”。这些小孩哥、小孩姐每天蹲在楼下等外卖小哥,一见到目标,就围上去举起挂在胸口收款码抢业务,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华强北电子市场地形复杂,让外卖小哥们很是头疼,就怕迷路超时。一些商铺店员家的孩子正好放暑假无事可做,就自发跑到市场门口当代送盛鹏配资,为外卖小哥解决最后100米的难题,每单收取1、2元,一天跑下来最多竟然也可以赚100多元。
对于“抢单少年”的出现,舆论呈现出两极分化。有人觉得是好事,与其让孩子们在家玩手机,不如给他们找点正事做做,顺便赚点零花钱,也可以早些体验到父母赚钱的不易,以及勤劳致富的乐趣。结果是孩子赚到了钱、外卖小哥节省了时间、家长乐见其成,实现了三赢。
但反对的声音同样存在盛鹏配资,有人觉得此举涉嫌变相雇佣童工,其潜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可能出现的法律纠纷不容忽视,锻炼孩子初衷没错,但安全、合法、规范同样不可或缺。咋一眼看上去多赢,其实稍不留神就变成多输。
在我看来,小孩爱财,取之有道,培养青少年从小劳动的习惯,肯定值得鼓励,这不仅仅是为了赚几个零花钱,而是更早帮助孩子形成就业观念,树立“薄技养身”的理念,培育独立的人格与担当,为今后进入职场打下基础。
但问题是什么样的工作适合未成年人?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正式劳动力市场不能成为选择,童工绝对不允许出现,这是一条底线。对于未满十六周岁的儿童,还是倾向于让他们开展家庭、社区劳动,在较为安全、熟悉的环境中实现自我提升。
对于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勤工俭学是合法的。他们可以参与一些适合其年龄和身体状况的劳动,以赚取生活费或学费,但前提是不影响学业,不能因为赚钱而本末倒置,有条件的话,最好是在学校的组织下规范开展,对各方都有保障。
“抢单少年”现象引发争议,本质上还是能够满足青少年勤工俭学需求的合规选择太少。这件事做好了,有益青少年成长,但如果出了问题,后果大家都承受不起。我觉得,在想明白之前,也先别急着喊停“抢单少年”,而是应当对其进行引导、优化、改良,争取能够形成一套可以借鉴的经验,为青少年阶段职业启蒙工作,提供一个正面案例。
对于这些乐此不疲赚钱打工的小朋友们盛鹏配资,各位怎么看?
双悦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