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信钰证券
浙江省人民医院边平达主任在医学界发表的第104篇文章。
撰文|边平达
在临床上常会碰到一些中老年肢体疼痛患者,检查发现骨质疏松,但是在接受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后,疼痛却没有明显缓解,此时就要想到可能伴发其他疾病。76岁李大爷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
李大爷的发病经过
李大爷从小务农,平时身体硬朗,除了有慢性胃炎外,没有、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病史。李大爷平时不喝酒,但喜欢抽烟(每天3包)。
2年前开始,李大爷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肩部、颈部和骨盆僵硬、疼痛,明显影响其日常生活,比如手臂难以上举梳头,下蹲、上楼、翻身困难,上述症状在晨起后明显(持续数小时),但无明显发热、头痛和视物模糊等不适。
李大爷曾反复到当地卫生院就诊,医生多次为他进行抗炎治疗(青霉素),但症状没有缓解。1月前李大爷到某三甲医院就诊,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检查发现腰椎骨质疏松(T值为-2.5),在补充钙和维生素D的基础上皮下注射抗骨质疏松药物地舒单抗(60mg),但是症状仍然没有缓解。
原来是风湿性多肌痛在作祟
李大爷胸部CT、肝胆脾肾等部位B超未见异常,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标志物等检测未见异常,但血沉(43mm/h,参考值≤15mm/h)和超敏C反应蛋白(55.54mg/L,参考值≤6mg/L)明显增高。另外,血清白蛋白(36.3g/L,参考值40.0-55.0g/L)和血红蛋白(120g/L信钰证券 ,参考值130-175g/L)偏低。
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诊断为风湿性多肌痛(PMR)。PMR是一种以肩胛带、颈部和骨盆带等四肢和躯干近端肌肉僵硬、疼痛,伴血沉明显增快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1],与遗传、免疫、年龄和环境等因素有关,是一种大血管炎症。PMR的发病率在50岁以后明显增加,到60~80岁达到高峰,女性多于男性。
由于PMR发病率低(1%左右),又没有确诊的检查指标,因而容易误诊漏诊。目前诊断PMR主要看以下三点:①年龄>50岁;②血沉明显增高(>40mm/h);③两个以上部位出现晨僵、疼痛,且排除其他可引起血沉增高、骨骼肌肉系统症状的疾病。
坚持个体化的PMR治疗策略
PMR患者除了出现肩部、颈部和骨盆等处肌肉僵硬、疼痛外,还可出现疲倦、低热和体重下降等全身表现。持续的疼痛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而且可出现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严重后果,因此应及早治疗。
尽管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是治疗PMR的首选药物,但是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出现血糖增高、白内障和尿路感染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并加速骨质疏松进展。
因此,建议李大爷先选择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塞来昔布)治疗,并注意及时戒烟、加强营养,坚持适度活动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如果李大爷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后症状缓解不明显或反复发作,则可考虑改服激素(如泼尼松10~30mg/日)。初始剂量的治疗应持续2~4周,并每隔1~2周缓慢减量,必要时加服甲氨蝶呤等药物[2]。
对难治性PMR、激素依赖性PMR、合并巨细胞动脉炎的患者,则可选择白细胞介素-6受体拮抗剂托珠单抗或其他生物制剂[3]。总的来说,如能及时确诊并接受规范治疗,PMR预后良好。
更多精彩内容上哪看?
关注【听边医生说骨质疏松】专栏
持续更新!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进入医生站网页版,无需下载即可学习更多内容~快来“医生站”瞧一瞧
参考资料:
[1]边平达.听医生说骨质疏松[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
[2]张存泰主译.现代老年医学诊断与治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
[3]Devauchlle-Pensec V,Carvajal-Alegria G,Dernis E,etal.Efficacy of Tocilizumab on disease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active polymyalgia Rheumatica receiving glucocoticoid theraph: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JAMA,2022,328(1):1053-1062.
责任编辑丨小林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双悦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