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苏金融圈宏泰配资
8月16日,裕太微(688515)发布公告称8月14日董事会以5票同意、2票反对,强行解聘王文倩董事会秘书职务。
目前由董事长史清代行董秘职责,公司称其离任不影响运营,将尽快选聘新人,所有信息以法定披露媒体为准。
但奇怪的是,此次解聘董秘的临时会议来得十分突然,并且投下反对票的正是公司第三大股东欧阳宇飞和第六大股东唐晓峰——这两位与史清共同被列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核心成员。
这场突如其来的高管变动背后,迷雾重重。
被解聘的王文倩并非普通高管。
1992年出生的她年仅33岁,是裕太微最年轻的董监高成员。2017年7月,年仅25岁的王文倩加入成立仅半年的裕太微。2021年12月,29岁的她升任董事会秘书,成为公司高管团队中最年轻的一员。
在任期间,王文倩全程参与了裕太微科创板IPO过程,公司五次股东大会议案均顺利通过,未受任何监管处罚。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据公开信息显示,就在今年7月,王文倩还向媒体分享了工作理念:
“老板曾告诉我如果未来要做一些关乎公司命运的重大决策,要保证足够的信息摄入,不要总是待在办公室,要出去走一走。”
谁也没想到一个月后,这位年轻漂亮的董秘会被突然解聘,且离任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裕太微的解聘可谓十分迅速,据悉,8月13日,裕太微董事长史清突然向董事会提议召开临时会议,议题直指解聘公司董事会秘书王文倩。
次日,相关会议迅速召开宏泰配资,5票同意、2票反对,王文倩于当日遭解聘而离任。8月16日,裕太微公告此事,并宣布在聘任新董秘前,由史清代为履行董秘职责。
王文倩
从后续结果来看,这场会议可谓是火药味十足。
表决结果清晰地分裂成两派,史清、董事胡志宇以及三位独立董事计小青、王欣、姜华投出赞成票;而董事欧阳宇飞和唐晓峰则坚决反对。
根据裕太微年报,史清、欧阳宇飞、唐晓峰三人原本是一致行动人,共同构成公司实际控制人团体。
史清
史清作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12.41%,欧阳宇飞以9.18%的持股位列第三大股东,唐晓峰则持有5.28%股权。
这一投票结果无疑是一致行动人内部的分歧公开化,也揭露了裕太微内部的治理矛盾。
更令人费解的是,公司公告未说明解聘董秘的具体原因,也未披露两位董事反对的理由。
王文倩的解聘并非个例。裕太微上市不到三年,高管团队已发生大规模更迭。
2023年11月,公司总经理欧阳宇飞因个人原因辞职;同年12月,首席运营官李晓刚离职;2024年3月,首席市场官苏瓅也宣布辞职。
至此,上市时的高管团队基本换血。
裕太微被市场称为 “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第一股”,2023年2月登陆科创板。
然而上市并未改变公司持续亏损的局面。
实际上,自2019年以来,公司已连亏6年,累亏金额达4.21亿元。
2023年,裕太微实现营业收入2.74亿元,同比下滑32.13%;归母净利润为-1.5亿元,与2022年的40.85万元净亏损相比大幅下滑。
不仅如此,2023年的亏损额,甚至超过了公司2019年至2022年的亏损总额,2019年至2022年亏损额分别为2749万元、4038万元、46.25万元、40.85万元。
2024年,裕太微实现营业收入3.96亿元,同比增长44.86%,归母净利润为-2.02亿元,同比减少34.36%。尽管其营收实现增长,但亏损继续加大。
对于去年亏损扩大的原因,该公司表示与高研发投入有关。
财报显示,2024年,裕太微持续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力度和持续改进现有产品以满足终端客户不断衍生的新需求,研发费用攀升至2.94亿元,同比增长32.4%,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4.1%。
在业绩持续低迷的背景下,裕太微股价也从上市首日最高的268元/股,一路下跌至目前的100元左右,市值惨遭腰斩。
与此同时,公司还遭遇大股东减持。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李海华在2024年7月至2025年1月期间,两次减持公司股份,累计套现3930万元。
从公司战略看,裕太微正全力推进车载业务发展,2024年专门成立车载事业部。但该业务进展缓慢,2024年车规级产品营收不足千万元,仅占总营收的1%。
一边是业绩和资金的巨大压力,一边却又是高管频频离职宏泰配资,这不仅让人猜测,王文倩的解聘表面是人事变动,实则是公司治理危机的最新伤口。
]article_adlist-->]article_adlist-->双悦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