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涉对华芯片供应立场逆转!富深优配
7月16日,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美国芯片公司超微半导体(AMD)称,在美国宣布将批准销售后,该公司计划重启向中国出口其MI308芯片。此前,美国对一款芯片作出了类似决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英伟达创始人兼CEO在访华期间透露,美国政府将解除H20芯片的对华出口禁令。这一转变来得突然,背后实则是一场复杂的利益博弈。
一场伟大的胜利!美国自毁城墙
多年来,美国在芯片领域对中国可谓是“步步紧逼”。从特朗普时代首次运用出口管制手段禁止向中国通讯出口高科技产品,到将华为拉入禁运黑名单,再到拜登政府进一步收紧出口管制,试图扼杀中国初现雏形的芯片自主生产能力,美国的制裁大棒挥舞得虎虎生风。其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在高科技领域遏制中国发展,保持自身的绝对优势,将芯片作为地缘政治博弈的有力武器。但美国低估了中国市场的力量以及中国发展芯片产业的决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市场,拥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完整的产业链结构。以英伟达为例,在截至2025年1月26日的财年中富深优配,中国市场为其贡献了170亿美元收入,占公司总销售额的13%,这是一个庞大且难以割舍的市场份额。当美国政府禁止英伟达向中国市场销售H20芯片后,英伟达在财务上遭受了巨大损失。2026财年第一季度因H20的库存积压和采购承诺产生了45亿美元的费用,还有25亿美元的H20订单无法交付。这就好比一个人,为了所谓的“战略目的”,硬生生砍掉自己一条粗壮的“营收大腿”,疼得嗷嗷叫。
而另一边,中国并没有在制裁下停滞不前。面对美国的围追堵截,中国加大了在芯片领域的研发投入,本土设备企业实现了规模化突破。中微公司5纳米刻蚀机通过台积电验证,北方华创14纳米薄膜沉积设备在中芯国际产线实现量产,2024年国产设备市场占有率已从2020年的16%跃升至28%。中国芯片产业就像一个顽强的攀登者,即使山路崎岖,荆棘满布,也一步一步朝着山顶迈进。美国的制裁非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成为中国芯片产业自主创新的“催化剂”,让中国更加坚定地走自主研发之路。
英伟达真的给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芯片企业坐不住了。
今年4月,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是访问北京期间,向客户透露“向中国三家企业通报,正调整AI芯片设计富深优配,寻求在不触犯美国出口管制的前提下,继续向中国供应产品”的计划。相关报道还说,新款芯片的样品预计最快将在6月交付测试,该公司也同步研发其最新一代AI芯片Blackwell的“中国专属版本”。
今年5月,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美国政府对英伟达的H20人工智能(AI)芯片实施出口限制约一个月后,据报英伟达计划在未来两个月内,为中国市场推出降级版的H20。
路透社5月9日引述三名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英伟达已通知其主要中国客户,包括云计算领域的巨头公司,称计划在7月推出修改版H20芯片。
正如报道中说的那样,就在前不久,英伟达才接到美国政府通知,未来将“无限期” 禁止向中国等特定国家出口H20芯片,这可是预估面临55亿美元的潜在损失。
一边是政府禁令,一边是市场诱惑,英伟达在左右为难之间,找到了一条突破口,也拉开了我国胜利的帷幕。这一系列转变,也反映出美国政府在芯片政策上的纠结与矛盾。一方面,政治上的遏制冲动难以平息;另一方面,经济利益的现实考量又让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对华芯片政策。美国政府或许意识到,单纯的制裁无法阻挡中国科技前进的步伐,还会损害本国企业的利益,扰乱全球产业链稳定,最终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接下来大戏登场
虽然说美国、美国企业对华芯片立场出现了逆转,但我们也不能被这短暂的“缓和”冲昏头脑。美国芯片政策的反复无常是出了名的,今天允许出口,明天或许又会找新的借口制裁。中国芯片产业必须把发展的根基牢牢扎在自主创新上,加大研发投入,培养人才,完善产业链。只有自身强大了,才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芯片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场美国芯片企业对华出口政策的转变,是一场地缘政治、经济利益与科技发展相互交织的复杂博弈。它提醒着我们,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合作与共赢才是正途,而中国,无论前路是风雨还是泥泞,都将走向春天,迎接更广阔的未来。
双悦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